實驗室名稱 |
數值電磁實驗室 |
|
指導教授 |
郭志文 |
實驗室編號 |
EC7011 |
電話 |
4169 |
網頁路徑 |
http://cel.ee.nsysu.edu.tw |
實驗室簡介
實驗室特色 |
|
|
項目 |
近年來,隨著單晶片系統的發展(SoC)與各式各樣個人化的無線通訊電子產品的問世,由於電子電路正朝向高速的數位系統演進,系統的時脈頻率正逐年加快中,而積體電路(IC)的複雜度也是與日俱增。伴隨著更高的工作頻率而來的,不單單僅止於更快的運算速度,也使的電磁干擾(EMI)、耦合效應(coupling)、近場效應(near-field effects)……等等,各種輻射效應亦趨嚴重。另一方面,隨著電子產品系統的時脈頻率或無線通訊系統的工作頻率逐年加快之外,在系統內部的低電壓化及小型化趨勢下,以及系統外部的複雜電磁環境,使得整個電子系統對於雜訊抵抗能力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也相對使得電子系統產品對於電磁耐受度(EMS)的設計技術之難度與日遽增。因此若能正確且有效率的模擬高速的電子電路,並能考慮其相關的輻射效應對電路本身的效能與功能的影響以及是否能通過電磁相容(EMC)規範的驗證。將可以有效的提高電路的設計效率、減少實作與實測的成本與縮短產品上市的驗證時程。 |
|
|
實驗室短期目標 |
以時域有限差分法為基礎,目前主要發展方向如下 (a) 發展適用於預測各種微波電路的電路特性之全波模擬平台 (b) 發展各種能提高時域有限差分法的準確度、增快計算速度、減少模擬時間與降低記憶體使用量的改善方法 (c) 以數值模擬的方式探討無線網卡、GSM行動電話、PHS手機等電子產品近場電磁波對人體的SAR值影響 (d) 以數值模擬的方式探討WiMAX、WiFi、GSM、PHS四種基地台的遠場電磁波對人體的SAR值影響 |
實驗室長期目標 |
在未來方面,希望能結合實驗室現有的基礎,進一步發展以下目標 (a) 電磁耐受(EMS)與電磁干擾(EMI)相關理論研究與電路設計 (b) 建立GSM行動電話、PHS手機等電子產品近場電磁波的SAR值量測環境 (c) 探討WiMAX、WiFi、GSM、PHS基地台的遠場電磁波對人體SAR值影響的量測方式與可能性 |
|
研究成果 |
|
|
項目 |
一種處理多埠集總元件之高效率時域有限差分法 |
結合無限脈衝響應類神經網路與時域有限差分法預測時間訊號 |
有限脈衝響應類神經網路與時域有限差分法的結合 |
使用時域有限差分法分析大尺寸左手蘑菇型結構 |
以傳輸線模型分析高速數位電路構裝之電源完整性 |
時域有限差分法與模型階數減縮法結合之分析與應用 |
行動通訊基地台及手機訊號對人體頭部SAR值分佈之影響 |
行動通訊電話在人體頭部內所造成的SAR分佈及溫度提升 |
適用於模擬具曲線結構的時域有限差分法 |
應用時域有限差分法模擬微波主/被動元件 |
結合散射參數之時域有限差分法在微波電路模擬上的應用 |
利用基因演算法改善自動網格切割 |
高階時域有限差分法及分析天線場型的應用 |
時域有限差分法之非均勻網格分析與應用 |
ADI-FDTD法應用於平面型電路之研究 |
|
|
主要設備 |
|
|
項目 |
域散射參數量測系統 |
頻域頻譜分析量測系統 |
時域反射與穿透係數量測系統 |
接收天線系統 |
微波暗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