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須具備公開且明確的教育目標,展現學程的功能與特色,且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求
本系大學部教育目標:學識理論、專業技術、團隊精神與工程倫理、獨立思考與創新、國際視野
(1) 公告於系網頁,並製作海報張貼於系館及教室。(附件1-1-1)
(2) 對新生及家長的宣導,於入學新生及家長座談會中,宣導教育目標及學生核心能力。(附件1-1-2)
(3) 在系所務會議中向老師宣導。(參考附件5-2-1)
(4) 大學部舉辦各年級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說明會宣導。(附件1-1-3)
(5) 寄發系友及家長之電子報中宣傳。
1.2 須說明教育目標與學校願景/教育目標的關聯性及形成的流程
(1) 教育目標制定:
本系教育目標之制定係依據學校總體目標、教育目標與工學院教育目標,以及業界之需求,由系內認證規劃小組初步規劃,送相關會議研擬草案,經系務會議確認,並參酌系友及社會人士之問卷調查意見制定,期間經IEET諮詢委員建議並修訂。教育目標為本系課程規劃及教學之依據,未來將從執行中檢討與修正,以培養理論與實務並重之電機專業人才。詳細之學校願景/宗旨、學院教育目標與學程教育目標,請參閱表1-2-1:103-108學年度學校願景/宗旨、學院教育目標與大學部教育目標關聯表,以及圖1-2-1。透過基礎及專業課程之開授,培養學生在電機領域之相關理論知識,再藉由實驗、實習及專題課程之開授,訓練學生在電機實務應用之技能。另方面,啟發學生之潛能、培養獨立思考與研究創新之能力,擴大學生之視野,推動國際化,進而達到院及學校目標。學程制定/修訂教育目標流程暨歷程請參閱表1-2-2:103-108學年度學程制定/修訂教育目標流程暨歷程紀錄表。


(2) 教育目標檢討與執行成效評估:
i. 每年至少1次製作問卷調查,對象包括系友、系友直屬長官(含學、業界)。
ii. 每學期要求教師填寫授課大綱與教育目標之關聯性及教師教學自我檢視問卷,檢核執行成效評估。
iii.每學期召開1-2次課程委員會檢核「核心能力達成指標」。
iv. 每2到3年至少1次召開IEET諮詢委員會議 (從108學年度起每年至少開1次諮詢委員會議,見附件1-2-1):委員會置委員十至十五人,由系主任遴聘,系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主席,委員組成至少包含下列人士:業界人士、他校教師及系友。
1.3 須說明課程設計如何達成教育目標
本系如何設計大學部的課程以致達成教育目標之說明請參閱表1-3-1。在課程的設計上,本系體認到大學階段應該提供予學生較為寬廣的學習領域與知識涉獵,所以本系在所有專業課程中均秉持著學生必須有機會接觸汲取電機所有相關發展方向的基礎與專業。因此舉凡電子、控制、網路多媒體、電力、電波通訊及系統晶片等方面的課程,本系均規劃在學生畢業前必須修習的課程。希望藉由完整的電機領域課程,奠定學生的學識理論基礎,進而在專業技術及獨立思考與創新方面得以發揮。必修之電工實驗及專題實作課程,主要希望培養學生能將所學之學識理論,在實驗中獲得驗證並了解在實務上的應用。專題實作課程更能讓學生整合數門相互關聯的學科理論及深入了解學理的應用與系統的整合,以及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教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工程倫理觀念。結合畢業成果展的舉辦,讓學生的學習成果得以有展示的舞台,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與興趣。此外,本系也引導學生在學校開設之通識教育課程中之博雅向度課程、博雅深化課程及跨院選修課程中,有系統的規畫選課,融入不同領域之團隊學習及工程倫理精神。
教育目標的達成,本系除了透過系、校開設之專業課程、通識教育課程之外,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競賽、營隊活動,或規劃主辦活動等,學生都能從中培養能力及擴大視野。本系同時亦鼓勵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除科技部的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之外,本校也訂有大學部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研究助學金),對學生不論在學識理論、專業技術、工程倫理、獨立思考與創新及競爭力之教育目標的正面提升,有相當的助益。
1.4 須具備有效的評估方式以確保教育目標的達成
教育目標的多元評估方式
(1). 問卷調查,主要對象如下列:
針對畢業3年以上之畢業系友問卷教育目標之重要性及達成度。另請系友之雇主(包含學、業界人士)進行本系畢業生達成教育目標之認同度問卷調查,分析結果如表1-4-1,以了解畢業生的表現是否符合教育目標及確認教育目標是否合理,作為評估的參考。
(2). 課程達成教育目標指標檢視
教師填寫授課大綱與教育目標之關聯性及教師教學自我檢視問卷
. 每年每一學期教師皆需上網登錄該學期各課程之授課大綱與系教育目標之關聯性。
. 由表1-4-2 107學年第2學期大學部由老師填寫教學自我檢視問卷分析,於學期結束時自行檢視實際授課內容與規劃之教學大綱契合之百分比,及經由課堂各種評量方式,檢視學生學習過程所達成之核心能力滿意度。再根據核心能力及教育目標之關聯性(如表3-2-1),檢討系上教育目標之執行成效。
(3). 課程委員會檢核「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達成指標」:
所有老師在大學部開設之課程必須以課程結構之內之課程為原則,教師不得任意開設新增課程。新增課程需經三級三審,由系課程委員會同意後提送院、校審核通過方得開設,且每個學期新增之課程,大學部及研究所各不得超過三門課。此外,每五年需舉辦理一次課程結構外審,檢核開設課程是否符合教育目標及能否達成學生核心能力之指標。針對外審委員意見,由系課程委員會提出修訂及具體改善措施,適度增加或刪減課程結構所規範之課程,讓學程課程更符合達成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之指標。
(4). IEET諮詢委員會議:
召開IEET諮詢委員會議,聽取委員提出之建言,作為改進參考。針對各委員提出之建議,經由系上各相關委員會檢討後,擇要作具體的改進措施。以下是節錄一些IEET諮詢委員各委員之意見分述如下:
103學年度:
◎.強化學生活動及專業訓練: 學生能力的訓練,在學校的教育上,應可考慮從2個方面來著手:(1)將想法表達出來的能力訓練(2)對創新想法提出證明能力的訓練(3)建立業界導師制度,可以先成立虛擬資料庫,待規劃成熟再付諸實行。
◎.課程教學: 總結性課程能夠與業界結合來推動。台灣各大學工程人才的專業領域能力很強,但跨領域整合人才的訓練是值得期待的。
104學年度:
◎.工程科技教育認證強調的就是持續改進機制,學程檢視訂定之學生核心能力時需再與IEET認證規範之核心能力的關連一併考量。
◎.課程與學生核心能力的關聯及檢視等佐證資料的準備必須充分,並須將檢討及改進機制的圖表顯示出來。
為落實上述委員建議,本系訂定教育目標、學生核心能力與教學品質管制機系流程圖,如圖1-4-1。
圖1-4-1 教育目標、學生核心能力與教學品質管制機系流程圖
◎.國際視野的提升,可以考慮從以下面幾個方向來努力,以國內的環境及教育體制,在國際視野這方面是比較困難的,出國交換又限於經費,只能盡量鼓勵學生。
1. 學生畢業英文門檻的設定,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2. 交換生人數的提升 3. 外籍生人數的提升 4. 鼓勵外籍生融入學校社團與本籍生互動(可酌予補助社團經費)
◎.國際視野並不是只有學習英文,學生出國當然可增加學生的國際經驗有助於擴展國際視野,但國際視野應該是理解世界各種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生活方式及各方面等。從國際視野延伸到對國際弱勢的關懷,承認及了解彼此間的差異,進而欣賞各別不同的價值與思考應用專業知識可以提供的協助。研究所除國際視野外增加了競爭力,這部分可能需要有更明確的方向。
◎.有關擴展國際視野方面, 幾位委員對定義都有不同看法, 我想建議的是如果評鑑內容的指標是根據畢業生或在校生對自己學習成果的認定, 那麼對應的作法應該不是去討論立意良善卻實行困難的方針(例如增加國際交換生名額, 增加補助參加國外研討會, 全面了解各國民情和優劣點等等) , 而是以強化在校生對母系改善措失的認同感為主, 例如設計一問卷, 將有關擴展國際視野方面缺乏經費之事實讓在校生了解, 並訂出幾項可行方案(例如增加外籍學者專家演講次數、 增加外籍生名額、承辦國際級研討會、增加全英語教學課程、畢業生英語能力檢定、通識教育課程強化國際視野內容等等)讓在校生勾選優先順序, 母系可依此做為根據實施在校生最有感的改善方案,有助下一評鑑循環的數據分析。
108學年度:
第一次會議
◎.課程方面:Capston課程系上仍應符合認證規範3規定。
◎.教學方面:新增英文課程教學建議考量以當學期1門為主,避免學生加重修課負擔。學生在學習必修專業領域,以中文講授也不一定全部理解,英文教學是否會更增加學生修課困難。關於英文授課是否有實質效益,因讓學生參加英文課程,是要讓學生學習專業科目之英文名詞,還是熟悉英文聽力。如要讓學生熟悉英文聽力,是否要求學生參加英文檢定測驗較為有效。
◎.國際視野:學生出國當然可增加學生的國際經驗有助於擴展國際視野;但實際效益僅只有學生個人。如能增加招收外籍學生,並融入教學及研究中,更能擴大學生的溝通及國際視野。
第二次會議
◎.依IEET學會定義關於學系組成之諮詢委員會組成人員不得包含校內主管或教師,故建議組成委員要修訂。
◎.教育目標機制改善流程圖有誤,改善流程機制圖亦應分為外部及內部改善機制。
◎.課程方面:IEET工程專業認證中之規範4裡所要求的「數學及基礎科學需達1/4,工程專業課程需達3/8以上」之標準,建議要將課程地圖表示清楚,方便委員審閱。
分析陳述:由104學年度校友問卷調查如圖1-4-2所示,系友在畢業3年以後對於教育目標認同度,學識理論及獨立思考與創新獲得高度認同。在專業技術、團隊精神與工程倫理及國際視野,仍需加強課程改善。
分析陳述:再經由106學年度校友問卷調查如圖1-4-3所示,系友在畢業3年以後,對於教育目標認同度皆達80%以上表示同意。顯示藉由改善課程,學生有相當的收穫。
分析陳述:由108學年度校友問卷調查如圖1-4-4所示,系友在畢業3年以後,對於教育目標認同度除國際視野達67.93%外,其餘皆認同度皆達80%以上。再進一步對於國際視野在達成度部分,學生自評33.96%非常滿意,45.27%滿意,合計79.23%。顯示本系大學部畢業學生畢業後仍會積極吸收電機新知及掌握國際發展趨勢。
檢討改進:由於104學年度及106學年度畢業校友電子問卷回覆率偏低,將可能導致可靠度與代表意義失真。故擬採雙向問卷,持續電子問卷並於每年分別於7月及11月舉辦之系友回娘家發放紙本,較能獲得較多樣本數,以達正確性。108學年度回收問卷件數增加許多。
本系每年也請畢業生之直屬雇主針對本系畢業生之「工作態度滿意度」及「教育目標」作問卷調查,如圖3-1-3 、圖1-4-5。由統計分析看來,本系學生在「專業技術」及「國際視野」尚有努力的空間。改善機制及成果請見規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