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程的課程與師資須與其名稱所指的領域名實相符,若該學程屬整合性領域,則須分別滿足各相關領域的認證規範。
根據「EAC各學系領域認證規範」,本系屬於「電子資訊及相關學系領域」之「電機、電子及相似名稱工程學系」。本系在師資、課程安排(103-108學年度必修科目表,如附件8-0-1)及人才培育上,皆符合EAC之認證規範。
電機系的本質是以基礎數理為主,並且重視軟硬體的系統整合及應用。本系將電機相關專長分為六大領域,包含:電子、控制、網路多媒體、電力、電波通訊及系統晶片領域,並積極延攬各領域的傑出師資。如同本校工學院教育目標之「培養術德兼備、具有創意思維及國際觀且符合時代尖端工程人才」,本系為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之電機專業人才,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重視團隊精神與工程倫理,積極充實各領域所需的師資專長以完整涵蓋本系所課程內涵,提供多樣且適切的課程供學生修習。
本系在「一系多所」的架構下,各所人員以目前所屬各組教師為之。經考量整體系所發展、延攬師資與招生效果等,目前本系與通訊所是個別獨立招生,但雙方可充分的互相利用既有資源、聯合召開系所務相關會議並且由通訊所支援教學本系大學部課程,平衡教師授課負擔以提升教學品質。
(1) 師資
本系積極延攬師資,在六大領域外加通訊所每一領域分別有五至七名專任教師。全體師資皆具備各領域專精的電機工程學理知識及經驗,渠等之領域專長能契合本系所培育人才之需求,達成本系所之教育目標,並且能夠創造卓越學術價值,協助帶領本系接軌國家產業並提升國際競爭力。教師們能合理的調配其教學、研究及服務之比重,對其所任教的課程亦和其個人研究發展專業相符。教師們可隨時加強在其專業領域的研究發展,也能適時的將課程基礎學識以外的最新科技發展訊息提供給學生。 近五年本系新進教師表5-1-3的研究領域囊括現今的熱門技術,如:智慧型電網可研發智慧家電及智慧節能;數據分析結合機器學習可將Big Data訓練成有用的資料;電腦視覺可用於自動駕駛技術等各類型最新科技知識,必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本系六大領域外加通訊所的教師之間,多有跨領域的合作研究計畫,並且每年持續有教師參與跨領域的國家型整合性計畫(103-108年度跨領域合作計畫,如表8-0-1及附件8-0-2),例如王朝欽老師主持「水下無人載具人工智慧系統關鍵技術研發-總計畫暨子計畫一:水下無人載具人工智慧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即結合電力、與電子、資訊及海下工程領域。


(2) 課程
為落實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機制,本系依據教育目標訂定學生之核心能力,作為訂定核心必修課程之依據。且將具有共識之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核心必修課程之規劃,送交本系課程委員會審查。為提昇教學品質,加強教學效果,並鼓勵教師認真教學以達其成效,本系也落實教師教學評量。
本大學部的課程設計安排,均是以培育學生以數學與基礎科學為基礎,並輔佐以計算機科學為應用工具的專業基礎能力,再施於大部份的工程專業課程於其中。本系大學部必修課程站51.56%(66/128)。在必修課程中數學及基礎科學課程至少佔畢業學分要求之25.78%(33/128);而工程專業課程包含必修課程33學分及本系選修課程不得少於24學分,因此學生畢業時此部份至少44.53%(57/128)。由此而見,本系保證每一位本系之大學部畢業生都滿足IEET工程專業認證中之規範4裡所要求的「數學及基礎科學需達1/4,工程專業課程需達3/8以上」之標準(請參閱規範4.1之分析說明)。除此之外,本系的課程設計不僅讓畢業生在專業領域的發展能夠如魚得水之外,亦有助於學生獲得從事跨領域研究的機會。因此,無論在進修高階之碩、博士學位與就業上,都有無限的助益。
本系在電機領域的專業科目上要求學生具電子、控制、網路多媒體、電力、電波通訊及系統晶片等方面的知識,其中包含電腦輔助設計的軟硬體操作及撰寫程式以進行電腦輔助分析之能力。並且鼓勵學生參與產業的相關研發專案或是至產業實習,提供畢業生能提前一步了解電機產業實務與專業理論知識之結合。為加強學生整合修習不同學科所獲得之專業知識,本系開授電子實作專題、控制實作專題、計算機實作專題、電力實作專題、電波與光電實作專題、通訊實作專題及系統晶片實作專題等選修科目,使學生在畢業之前即能廣泛的涉獵電機相關實作議題課程並加強實作之能力。除此之外,本系為使學生的學習更具動態能量及自由度,自103學年度起,大幅度將畢業學分從140學分降為131學分,並且將必修課程提前至大三上完成,這樣的規劃除了仍可保持電機工程學理的養成外,更能提早賦予學生選擇專業課程的機會。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本系秉持著帶領及輔助學生規劃其生涯目標,並強化學生獨立思考之能力。因此不論是由基礎或進階專業課程之安排與實務課程之設計上來評估,本系完全符合學系領域的IEET規範要求。
綜合以上的說明及前述針對規範一至規範七分別由教育目標、學生、課程、教師、設備/空間、行政支援及成效評量等方面的詳細現況介紹,在考慮所有步驟之執行上均已達到系統化、制度化、專業化及此次是本系所參與第三週期認證的前提下,我們深信本系是完全地符合了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之規範。